豆类在国人膳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而其中,大豆及其制品的存在感可以说是最强的。想想看,一些常见的豆制品,比如豆浆、豆腐、豆干、豆皮、豆奶、豆汁儿、臭豆腐......总有你喜欢的吧?或是一些较为冷门的,比如纳豆、豆豉,其独特的风味或许也能俘获你的胃?就拿豆豉来说,它不但能用于调味,还能防病治病呢
它是溶血栓第一豆,开胃消食也是一绝
豆豉,是以大豆(多是黄豆,亦有黑豆)为原料,通过发酵而成的豆制品。不过,相比大豆,豆豉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价值都大大提升了,还因此有了“营养豆”的美誉。①大豆异黄酮含量不但有所增加,还更便于人体吸收了。 大豆异黄酮在抗肿瘤、抗氧化、防治老年人毛细血管脆弱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。 ③发酵过程产生的低聚糖,能让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量大量增加,有利于改善肠道健康、促进肠道蠕动。 值得一提的是,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,会妨碍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,这也是我们吃大豆容易胀气的原因。不过,在豆豉的发酵过程中,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被破坏了,那么胀气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。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道:“黑豆性平,作豉则温,既蒸暑,故能升能散。得葱则发汗,得盐则能吐,得酒则治风,得蒜则止血,炒熟则又能止汗,亦麻黄根节之义也”。
简单来说,就是豆豉可以开胃消食、祛风散寒、治疗水土不服。
在豆豉的发酵过程中,一种名为豆豉溶栓酶的物质悄然产生。豆豉溶栓酶有溶解血栓的功能,能有效预防脑血栓,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都有效果。此外,豆豉还具有抗氧化、降血糖等功能。说了这么多豆豉的益处,下面聊聊它的吃法~
按照口味,豆豉可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。淡豆豉主要用于入药,而咸豆豉主要是食用。 正如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的,豆豉性善发散,其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: 现代人生活、工作压力大,常常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得不到宣泄,时间一久,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,比如心烦、胸闷,胸中有发热感及火烧感、无法入睡等。而淡豆豉入药,可以把人心中的烦热宣发出去,同时把憋闷在心中的郁气发散出去。 当不慎受寒,身体出现怕冷、发热、头痛、鼻塞、流清涕等风寒感冒症状时,食用淡豆豉,可发散郁滞在肌表的寒气。可用淡豆豉10克,加葱白(留须)3根,煮水热服,服后盖被捂汗,汗出则疾病痊愈,既简单又方便。 炒菜时加点豆豉,香味十足。此外,把豆豉放在一些蒸菜中,可提升口味,比如豆豉蒸鱼、豆豉蒸排骨等。 值得一提的是,咸豆豉可以消除烹饪鱼、肉时的腥臊味,还能使一些肉质较为粗糙的食物变得容易消化。简而言之,咸豆豉有去腥、促进食欲、帮助消化的作用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:豆豉发酵时间长,含盐量高,大概一茶勺豆豉约含盐2~3克。